文章分享
甜言默化
2023-02-24
公教报
你能否想像一个言语发展正常的六岁孩子,经常以咿咿呀呀的婴儿话和模仿狗仔叫声跟你沟通?贤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。
贤仔来自单亲家庭,与母亲及两岁多的弟弟居于一间狭小的劏房,一家三口鲜有外界支援。过往贤仔公公会来港探望照顾一对小兄弟,可惜疫情后分隔两地,未能协助,无疑对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徒添压力,难怪她经常一脸倦容,面露疲态。贤仔是个善良有礼的孩子, 却经常在家中发出婴儿和狗仔般的怪叫声,为长期饱受照顾压力而对声音非常敏感的妈妈带来严重困扰。妈妈曾经用手粗暴掩盖贤仔的嘴巴,有时亦会用物品阻止贤仔发出声音,照顾情况出现危机⋯⋯
游戏治疗初期,驻校社工观察到贤仔的内心世界充斥着愤怒的情绪,经常出现不忿与不安的游戏情节,例如多次对不倒翁拳打脚踢,说一些粗暴无礼的说话,完全不像平日的模样。虽然拖着疲累的身躯,但为了贤仔的情绪健康,贤仔妈妈仍不时与驻校社工会面寻求解决方法。二人如撕洋葱般,一层又一层探索贤仔强烈情绪背后的需要和原因,渐渐发现贤仔其实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,可是妈妈忙于照顾年幼的弟弟,精力所限,难免忽略贤仔, 于是他为获取妈妈的注意,便发出怪声和其他婴儿般的行为。贤仔怎知道这个方法会为妈妈带来烦扰,而不经意疏远自己, 得不偿失呢?
了解到问题的症结,贤仔妈妈决定改变跟儿子互动的方式,主动花时间陪伴贤仔。她特意买洗澡玩具跟贤仔玩,当贤仔走过来寻抱抱时,她会张开手欢迎儿子,互相紧紧拥抱。妈妈发现每当自己亲近儿子,他总是笑得很甜美和满足!她惊觉原来简单的举动、身体的接触及投入的陪伴是如此重要和有力量。母子两人转为正面亲密的相处后,贤仔的怪叫声亦不知不觉地消失了!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的欢乐笑声!
大自然的天气变化多端,人的情绪也如天气一样,时而转变亦是自然不过的事。我们可以接受晴天、阴天和下雨天,能不能也接纳欢笑、哀伤、愤怒等不同的情绪?贤仔妈妈的一个举动令我非常感动,纵然花多了时间陪伴儿子,但成长路上,儿子难免会经历负面的感受,她发现贤仔于游戏时间懂得透过不倒翁宣泄情绪后,窝心的购置了一个不倒翁在家。劏房地方有限,妈妈这个举动,显露了她对贤仔情绪的重视和接纳,容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安全的出口。但愿有更多人理解觉察和接纳情绪的重要,做个身心健康的人!